当前位置: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7:15:52
8月18日,煤价开始上涨,到9月21日滞涨趋稳,从800元/吨涨至1020元/吨,累计上涨了220元/吨。
目前产地与北港价差小幅倒挂,发运积极性仍受影响。随着国内价格回落,目前进口煤性价比转弱,印尼煤转而流向需求相对旺盛的印度。
北港与江内同样倒挂,部分国有企业为冬季储备煤炭,叠加部分进口煤到港,近期累库较快。现阶段内陆电企库存处于绝对高位,旺季到来前可用天数近29天,对后续电力补库程度也不宜高估。短期北港市场仍较为僵持,预计本周小幅回落后企稳,关注电力采购需求何时转暖。近期主产地需求青黄不接,电力刚需补库为主,非电需求回落,魏桥、神华跟随市场下调采购价格。东北地区取暖用煤储备已较为充足,同时近期北方地区气温明显异常偏高,耗煤有限,其他地区近期终端库存也累至相对高位。
冬季俄煤出货效率也将降低,关注中国进口到港情况。经过三周调整后,本周日耗有望进一步改善,预计本周产地下探后企稳。长期来看,冬储需求支撑下,后期煤价大概率仍有反弹机会;但电厂机组检修、非电即将错峰生产却是不争的事实,利空因素占主导。
对于后市预期,现阶段下游刚需采购为主,对高价接受程度一般,下游客户采购积极性较低,短期内市场煤价震荡维稳运行。本周,产地煤价下跌,下游需求不佳,前期出现的大秦线检修、电厂补库、非电行业复工等给煤炭市场带来的利好消息已烟消云散,仅有产地安全检查、进口煤价格上涨对市场情绪稍有支撑,短期内煤价维持阴跌。本周,下游询货问价一般,刚需户压价采购,市场实际成交有限。需求方面,基建投资稳中略降,制造业增速提升,房地产投资很弱;下游行业中,火电增速由负转正,建材、化工耗煤呈现下降。
目前,火电厂负荷只有50%-60%左右;叠加煤价还在下跌,多数电厂持观望态度,以拉运长协为主,仅少数热电厂刚需采购一些市场煤。但是近期进口煤价上涨,印尼煤炭价格优势不明显,部分终端将采购转向内贸市场;加之有的电厂冬储拉运,市场寻船积极性提高,本周四,海运费出现小幅探涨;但从目前情况看,终端采购仍以长协为主,市场采购需求释放有限,环渤海港口下锚船数量依旧不多,部分码头空泊,周五,海运费再次出现滞涨
但长协保供及时充足,下游电厂存煤高位;此外,进口煤价格虽有上涨,但较国内煤炭相比优势依然明显,进口煤到货量不少。短期内,港口煤价无大幅上涨可能。也有贸易商认为,大秦线恢复,到港船不多,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攀升,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,港口煤价还得跌。主产区多数煤矿生产正常,市场供应维持平稳,长协客户正常拉运,市场客户多按需补库。
长期来看,冬储需求支撑下,后期煤价大概率仍有反弹机会;但电厂机组检修、非电即将错峰生产却是不争的事实,利空因素占主导。需求方面,基建投资稳中略降,制造业增速提升,房地产投资很弱;下游行业中,火电增速由负转正,建材、化工耗煤呈现下降。近期,煤矿主产区接连发生安全事故,部分煤矿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,安全监察力度加大,给煤炭供应和产量释放蒙上一层阴影。本周五开始,大秦线恢复运输,长协煤调入增加,港口调入水平提高;叠加部分贸易商备货,应对冬储行情,环渤海八港存煤数量突破2300万吨。
大秦线恢复运输后,在供应增加的同时,看不到需求增加,到港拉煤船依然稀少;而环渤海港口加快卸车,煤炭调进高于调出,促使港口加快垒库,市场供大于求,从而抑制了煤价的反弹。环渤海港口市场偏弱运行,交投氛围冷清。
就销售而言,下游客户多维持刚需采购,多数煤矿销售一般,但多持观望心态,尚未调整煤价。目前,煤炭市场买卖双方处于博弈阶段,煤炭价格节节败退,部分高卡优质煤有望止跌回弹;但由于下游采购数量有限,即使下周煤价出现上涨,上涨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。
市场上,贸易商预判分歧依然存在,部分贸易商不肯降价出货,认为坑口煤价有上涨苗头,叠加发运倒挂,以及巴以冲突,引发油价上涨,迎峰度冬之前煤价有反弹机会。尽管周五,部分煤矿有小幅上涨,但与实际需求仍存不匹现象,除少部分热销矿拉煤车增多外,需求并未有大的改善,其次,下游煤炭需求低迷。再次,港口煤价暂无大涨机会。但是近期进口煤价上涨,印尼煤炭价格优势不明显,部分终端将采购转向内贸市场;加之有的电厂冬储拉运,市场寻船积极性提高,本周四,海运费出现小幅探涨;但从目前情况看,终端采购仍以长协为主,市场采购需求释放有限,环渤海港口下锚船数量依旧不多,部分码头空泊,周五,海运费再次出现滞涨。因此,秋末冬初的沿海煤炭市场并不看好,而下一轮强势采购应该在冬季的后半程出现。尽管供暖季临近,但终端大都提前在九十月份大量囤煤,十月份电厂展开机组检修,消耗自身库存;电厂存煤大都覆盖至十一月上旬,十一月中下旬才有采购计划。
电厂方面,有充足的长协做保障,对市场煤采购寥寥无几;而非电行业即将进入休眠期,暂无大规模采购计划,需求端支撑不强,依然压价还盘。市场询货多以少量非电刚需为主,对高价接受度较低,市场成交有限。
首先,运价有止跌迹象。尽管沿海八省电厂存煤出现小幅下降,但受机组检修影响,电厂日耗下降也很明显,终端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高达20天。
因此,本月下旬,需求释放并不看好,预计市场交易量偏少;下游零星采购和压价还盘仍为主旋律,港口煤价仍有下跌可能。目前,火电厂负荷只有50%-60%左右;叠加煤价还在下跌,多数电厂持观望态度,以拉运长协为主,仅少数热电厂刚需采购一些市场煤。
本周,产地煤价下跌,下游需求不佳,前期出现的大秦线检修、电厂补库、非电行业复工等给煤炭市场带来的利好消息已烟消云散,仅有产地安全检查、进口煤价格上涨对市场情绪稍有支撑,短期内煤价维持阴跌。预计环渤海港口市场延续弱势,港口煤价再想涨至1050元/吨以上,至少冬季的前半程几无可能。对于后市预期,由于下游客户采购不佳,电厂展开机组检修,减少采购,消耗库存,短期内港口煤价以阴跌为主。本周,下游询货问价一般,刚需户压价采购,市场实际成交有限。
回顾在大秦线检修之前,港口市场呈现供需双高走势,拉动煤价上涨;而在检修期间,市场呈现供需双弱走势,煤价支撑力度不足。但华东、华南地区天气适宜,民用电负荷回落;叠加工业用煤需求不足,下水煤炭的供应逐渐转为宽松。
后期天气转冷,北方进入供暖季,采暖需求增加,产地市场将再次转强。对于后市预期,现阶段下游刚需采购为主,对高价接受程度一般,下游客户采购积极性较低,短期内市场煤价震荡维稳运行
主要的原因是,夏末,电厂要展开阶段性补库,非电也要采购备料,市场煤需求提升;而此时,环渤海港口已成功去库,叠加贸易商都恐慌性抛货完毕,信心缺乏,不敢囤煤,造成优质煤紧缺,引发煤价上涨。三是目前煤价下跌幅度较小,下游接受度依然有限;且大秦线恢复运输后,调入量增加,环渤海港口库存加快垒库,煤价继续下行的预期增加。
短期,煤价回落行情难有改变。华东、华南地区天气温和适宜,民用电负荷不振;而非电行业贡献减弱,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均难有上佳表现。而预判到煤价会继续下跌,下游会继续保持观望,推迟采购,等待价格继续回调。五是工业用电表现一般,金九银十接近尾声,化工耗煤已出现下降,水泥行业也将偃旗息鼓。
大部分电厂在九十月份就积极囤煤,而在秋末冬初时节,采购压力并不大,主要依靠长协和进口煤来度日。但是,等到阶段性采购结束之后,下游工业品整体需求仍很缓慢;尤其国庆过后,非电行业采购告一段落,而电厂展开机组检修,日耗迟迟不振,下游用户纷纷减少采购,保持观望。
预计下旬港口煤价仍处于缓慢回落阶段;即使出现反弹,也仅仅是抵抗式反弹而已,不会出现大幅上涨行情。正值用煤淡季,终端采购需求表现一般。
数据显示,化工行业周度耗煤量已较前期高点有所下降;随着各地错峰生产计划的实施,后期非电行业采购市场煤的需求将出现下滑。回顾八月中旬至十月上旬,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由800元/吨上涨至1050元/吨,涨幅高达250元/吨。
发表评论
留言: